她是一位残疾人, 20年来为学生补课2.5万多个小时 |
张华:昂首与命运抗争 |
□记者 付家宝
6月27日傍晚,夏日的余温还未散去,美丽的晚霞布满天空。在文峰街道办事处河西社区建行家属院的一间小民房里,几名孩子正围在老师张华身边听她讲解习题。
虽然身体残疾,但今年41岁的张华已经为街坊邻里的孩子们补课20余年,她用自己的乐观和坚强完美地诠释了“残缺也是一种美丽”的真正含义。
一次不幸医疗事故导致下肢瘫痪
不满一岁时,张华有一次发高烧,医生的一剂注射使她的两条腿突然绵软无力,心急的父母带她跑遍了省内的医院,但是病情都没有好转。最终,她再也没有站起来。
虽然下肢瘫痪,但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张华的童年过得很幸福。由于整天只能坐着,张华的下肢肌肉慢慢萎缩,脊柱也向一侧弯曲。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身体原因,许多学校都拒绝了她。
渴望读书的张华每天都盼望比自己小一岁半的妹妹早点儿放学回家,为自己讲当天老师教的课程。看着女儿对知识的渴望,张华的母亲又踏上了为女儿求学的路。
几个月后,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市建设路小学同意张华入学。几年后,勤奋好学的张华又顺利升入了市三中初中部。
一份坚强刻苦求学向命运抗争
1988年,不幸又一次降临到这个家庭,张华的父亲因患脑瘤突然去世。一年多后,母亲也离开了人世,张华姐弟三人成了孤儿。
父母去世后,张华15岁的妹妹被迫辍学外出工作养家,张华和弟弟继续坚持上学。看着年幼的妹妹整日整夜地辛苦工作,张华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刻苦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对得起已经去世的父母和辛苦工作的妹妹。”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华的高考成绩十分优异,但高昂的学费对于姐弟三人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张华决定在家自学,就这样,凭着顽强的毅力,张华完成了大学自学考试科目。
在自学大学课程的同时,张华和朋友开店卖过童装,搞过手工加工,她尝试着去做一些事情来为家庭减轻负担,同时也想为自己的未来找一条出路。
一项纪录20年来补课2.5万多个小时
在日常接触中,街坊邻里了解到张华是一个既热心又有知识的人。一到节假日,有些工作较忙的家长便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她看管。从1993年开始,张华经常义务帮助亲朋好友看管孩子并辅导功课,从未收过一分钱。
2003年,随着街坊邻里的口口相传,张华的学生逐渐多了起来,很多家长过意不去,要求交辅导费,张华只好从免费变成“被迫”收费,每个孩子每月只收几十元钱。
为了让每个孩子的成绩都得到提高,张华精心设计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多套有针对性的方案,对学生一对一地教,方法也不重样。从周一到周五,张华每天给孩子们补课3个小时,周六、周日,每天补课近7个小时,粗略算下来, 20年来补课2.5万多个小时。
时光荏苒,在一笔一划的辅导中,张华将一批批学生从小学送到中学甚至大学。在张华辅导过的学生中,已经有近20人考上了大学,她的人格魅力也影响了很多孩子。
“我的儿子原来学习成绩不好,而且经常和我们顶嘴,来张老师这儿后,他看着张老师虽然身体残疾但依然不顾劳累为他们补课,他的内心产生了很大触动。现在我儿子变得听话懂事了,也不再和我们顶嘴了,这都是张老师的功劳啊。”学生家长周女士说。
面对家长们的夸奖,美丽的张华羞涩地笑着说:“看到孩子们进步是我最高兴的事,他们把我当作知心朋友,很信任我,我觉得自己很幸福,今后我还会继续努力地做下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身边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