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魏都区欢迎您

组织合唱团,做居民思想工作,照顾年迈同事
古稀老人的为民情怀

作者

JRWD_20140617_ind6_02.jpg

刘珍棉

□记者 冯子建 文/图

她,曾经是学校的才女,吹拉弹唱,样样在行;她,古稀之年仍旧壮心不已,是家属院里的热心人。她就是南环社区祥和家属院9号楼的楼栋长刘珍棉。

组织“夕阳红”合唱团

6月5日,记者在南环社区见到了77岁的刘珍棉女士,她气色红润,话语柔美,中原口音掺杂着丝缕楚地方言。

数十年前,刘珍棉在武汉求学时,热爱运动,是学校女子篮球队的队长,打得一手好篮球。作为南方女子,美丽的刘珍棉有一副好嗓子,能歌善舞,是校园里惹人注目的文艺女青年。

1992年,刘珍棉从原七八一厂职工医院退休。退休之后,她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为社区居民服务上:打扫庭院卫生,调解邻里纠纷,疏通下水道。

为了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刘珍棉发挥能歌善舞的优势,于2013年10月组织成立了“夕阳红”合唱团。

旧房改造解开居民心结

祥和家属院里的楼房建于上世纪80年代,大多为旧房、危房,其中1号楼和2号楼建成最早,居民大多为离退休的老年人。为了让大家住上放心房,有关部门计划对家属院里的危房进行改造。由于房屋改造涉及面广,改造工作遇到较大阻力。

70多岁的黄爱花(化名)老人曾气愤地说:“我们都是七八十岁的人了,黄土已经埋到脖子了,还能再活几年?你们总不能让俺在外面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吧。”

得知居民有抵触情绪后,刘珍棉立即召集关海军、魏淑贤、杨有才等5名楼栋长,一齐想办法,努力做好旧房改造与居民的沟通工作。

经过详细了解黄爱花的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后,刘珍棉得知自己的一个熟人是黄爱花的远房亲戚,于是她就利用熟人关系,多次往黄爱花家里跑,摆事实,讲道理,终于感动了黄爱花老人,使其同意在房屋改造书上签字。

悉心照顾年迈老同事

2号楼71岁的居民赵爱莲,是刘珍棉共事几十年的老同事,两人私交甚厚。赵爱莲患有高血压和风湿病,老伴儿走得早,两个女儿又离得较远,不能整日守在老人身边。刘珍棉看到老人生活困难,就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

平时,赵爱莲家里有了事情,只要一个电话,刘珍棉就会及时赶到,为老人收拾屋子,买菜,买药,倾倒垃圾。刘珍棉只要做点儿好吃的,就会给赵爱莲端上一碗,让她也改善一下生活。

有一次,赵爱莲在家点眼药水时,眼药瓶不慎划到眼睛,导致眼睛疼痛,泪流不止,赶紧给刘珍棉打电话。几分钟后,刘珍棉赶了过来,和邻居一起把赵爱莲送到医院。经过医生检查,赵爱莲的眼睛没有什么大碍。匆忙赶来的女儿见到安然无恙的老母亲,紧紧握住刘珍棉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语。

刘珍棉说:“我年龄大了,但是身体硬朗,还能为大家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干得动,我还会热心为大家服务。”

魏都网 版权所有 地址:许昌市魏都区天宝路666号 邮编:461000豫ICP备14003499号
业务电话:0374-5055526  值班电话:0374-5055526 邮箱:jinriwei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