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中原展风采 |
——解读我区特色商业区全省综合排名第三 |
特色商业区交通畅达,风景如画。 侯聪 摄
特色商业街已成为人们休闲购物的绝好去处。 侯聪 摄
新兴的商业综合体已不再是传统的卖场,更是成为时尚的秀场。 侯聪 摄
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
从传统行业到新兴产业,从餐饮购物到文化消费,从衣食住行到大事国情,竞争,已渗透进各个领域,成为推动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尤其在商业领域,竞争的风从未如此强劲。
在魏都,从数不尽的小商小贩小烟酒店开始,到数家连锁超市间的商战,再到当前政府规划引导下的共同繁荣,魏都区的商业走过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之路。
在日前进行的2013年度全省特色商业区考核评价综合排序中,我区特色商业区从全省116个特色商业区中脱颖而出,绝对量指数综合排序获得第3名的优异成绩。人们不禁要问,人口仅约50万、面积不过88平方公里的魏都区何以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
□记者 李思远
站位高远 敢为人先
在商业领域,一步快、步步快的集群效应尤为显著。一个地区一旦商业发达,将吸引更多的商业要素集聚,进而推动商业向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挺进。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这样一个高手过招、激烈竞争的时代,只有正确把握自身发展优势,直面自身发展“短板”,以站位高远的眼光和快人一步的行动,才能在与周边地市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做大做强服务业,对于魏都区来说,不但是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是保持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内来看,作为全市主城区,魏都区几乎没有城乡二元结构的掣肘,居民消费能力强。作为老城区,魏都区有着厚重的人文底蕴和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商贸业发达,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强劲。作为中心城区,魏都区曾经的工业企业大量被淘汰,意味着唯有发展服务业,才能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对外来看,魏都区地处中原腹地,路网完善,交通物流畅通,与各地市联系方便。乘着对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东风,魏都更是成为商贾投资的热土。
事实上,魏都区的商贸服务业一直在发展。胖东来、九弟、志德等连锁超市间的竞争,是魏都区商业品牌意识觉醒的表现。通过竞争,我区虽然涌现出了一批像胖东来、三家店这样的知名企业,但是服务业的发展始终以传统商贸业为主。区服务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张俊安介绍,“自发的市场竞争,使魏都区的商业规模有了显著增长,但是从业态和布局来看,还与经济社会发展、百姓消费需求有所差距,与加快发展、保持领先的要求不相适应。”
市场,迫切需要规划与引导。
依据现实需要,2009年,我区就成立了专门部门,到省内外考察学习服务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我们认识到,只有坚持政府主导,才能使商业竞争更加科学有序,促进服务业向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发展,才能使魏都区的发展优势得以保持。”张俊安表示。
立足魏都实际,发展特色商业区,成为了我区发展的应时之需、战略之举。魏都区的服务业发展从此翻开崭新的一页。
搭建舞台 唱好大戏
如何吸引项目、资金、物流、人才等资源落户魏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坚持科学规划引领,为发展描绘广阔前景,才能吸引各种商业要素主动集聚。
2010年,我区在全省率先专门成立服务业发展办公室,负责协调指导全区服务业发展工作,显示出敢为人先的胆略和魄力。2011年,我区委托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魏都区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和《许昌市老城区及铁西片区服务业布局规划》,对服务业发展进行全域规划。2012年5月,《魏都区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通过省发改委评审,被批准为全省首批特色商业区之一。
魏都区特色商业区位于许昌市中心城区中西部,包括老城区和铁西片区的一部分,北起建安大道,南至新兴路,西达运粮河,东抵文峰路,呈星状空间分布,面积约2.1平方公里。其包括站前商业核心区、魏都风情区和铁西商贸综合区三大功能区块,包含运粮河文化旅游带、南大街传统商业提升发展带、丞相府休闲旅游带等九条发展带,简称“三区九带”。
“老城区具有基础优势,铁西片区还有大量消费能力强的居民,魏都区特色商业区跨过铁路,囊括了铁西片区的一部分,这对于方便居民生活、协调城市发展、积蓄发展后劲具有重要意义。”张俊安表示。
为保障特色商业区切实按照规划有序建设,我们提出了落实规划的明确思路与措施。按照特色商业区“三区九带”的规划要求,我区结合区情实际和市委、市政府对我区定位要求,重点发展商贸业、楼宇经济、文化旅游业和特色商业街等,依托楼宇经济大力发展中介商务,结合文化旅游业积极发展餐饮、酒店、住宿行业,稳健发展房地产业,适度发展金融、家政服务等行业,真正把规划落到实处,形成发挥自身优势、功能特点突出、布局结构合理的服务业产业体系。
我区还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统计考核,确保各项工作尤其是项目建设按照规划运作,使得一大批服务业重点项目不断建成并投入运营。
中心崛起 四面花开
科学规划搭起了魏都区特色商业区发展的骨架,一个个优质商业项目则为彰显特色增添了血肉。我区始终把加快项目建设作为提档升级传统商贸业体系、加快发展新兴业态的支撑和抓手。
绿洲纺织大厦的兴建可谓是我区商业不断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推陈出新的典范。在颍昌路南段,毗邻大商新玛特许昌总店,临街眺望胖东来生活广场的这片黄金地块上,一组27层高的建筑群正在紧张施工。历史上,这里是始建于1986年的许昌纺织品批发市场,经营辐射全国18个省市,年成交额3.8亿元。2009年起,在这片承载过魏都区辉煌的地块上,集百货批发零售、商务洽谈、酒店服务、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业项目绿洲纺织大厦开始兴建,并将于今年10月盛装开业。
依托火车站汽车站前密集的客流、物流,站前商业核心区不断繁荣,胖东来生活广场、大商新玛特许昌总店、绿洲纺织大厦等大体量项目在此云集。
依托城市历史和商业传统,各具魅力的特色商业街区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为市民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创造着庞大的经济效益。
依托商务楼宇,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高速增长,楼宇经济的规模快速壮大。
鑫悦广场、置华广场、财富广场、春秋大剧院……一大批代表着新兴业态的优质项目陆续建设,正成为特色商业区骨架上的重要关节,带动着更多的经济细胞在特色商业区内生长、集聚。
2013年,魏都区特色商业区内各类服务业经济组织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4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总额90亿元,增加值30亿元,实现税收4.1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55万人。
特色商业区内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强劲,体量不断壮大,层次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特色商业区发展的外生动力也正在茁壮成长。在城市北部,产业集聚区内工业不断迭代升级,主导产业愈做愈强;在城市西部,专业化的商贸物流园区正在兴起,逐渐成为立足市区、接轨郑州航空港、面向豫中南的区域物流中心;在城市西南部,省定全市投资额度最大的单体文化产业项目三国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魏都区丰富而又灿烂的历史文化资源由此获得新生的载体。
可以看到,魏都区特色商业区的不断崛起壮大,正成为“五型魏都”建设的有力支撑,带动起魏都区城市竞争力向全省前列不断迈进。